Zemax 物理光学传播


VECSEL激光器出射准直

条件

  1. VECSEL视作直径12 mm的圆形器件;
  2. VECSEL激光光斑能量分布视作高斯分布;
  3. VECSEL激光发散角为9°,波长850 nm。

目标

设计一个平凸透镜实现VECSEL激光输出尽可能准直,利用Zemax物理光学传播观察不同距离下准直光斑的变化情况。

设计前先思考,如何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发散角的高斯光源,射线光学设计出来的结构是否能与物理光学的结果相吻合?


Zemax实操

  1. 孔径类型的选择,切趾类型,无焦像空间
    Aperture Settings
    这里除了选择光阑尺寸浮动,还可以选择入瞳直径,物方空间NA或物方锥角。选择入瞳直径时需要计算物面到入瞳的距离,考虑到发散角为9°,入瞳大小为VECSEL直径,因此物距为12 mmtan120π\frac{12 \ \mathrm{mm}}{\tan\frac{1}{20}\pi}\approx 37.88 mm。如果选择物方空间NA,可以计算NA大小为sin120π\sin\frac{1}{20}\pi\approx 1.564。如果选择光阑浮动尺寸,需固定光阑尺寸6 mm并计算出物距。选择物方锥角,则需设置锥角9°,然后设置物距。切趾类型设为高斯,切趾因子为1,这样光束分布截面呈高斯分布(切趾因子0是平均分布)。

  2. 视场不用管,零视场角就行,波长设置为0.85 μm,镜头数据如下
    Lens Data
    此时光束传播距离为100 mm,上图曲率半径是优化好了的,如果没有优化,则设置为变量,在评价函数编辑器里利用操作数RANG(设置实际光线与Z轴夹角)将像面上的实际光束与Z轴夹角优化到尽可能接近0,通常优化边缘光束和0.707孔径处光线的RANG为0。材料如果一开始不确定,随便给一个 就行,例如BK7。这里的S是求解类型替代,通过锤形优化波前差在成都光明玻璃库中找的。

  3. 评价函数编辑器设置如下
    MFE Settings
    RANG是控制面上光束与Z轴夹角的,目标是0,这里优化的是边缘和0.707孔径光线在像面上的角度。POPD,数据23是查看x方向光束半径的。后面的优化是默认优化向导里的波前差(需要设置系统空间里的无焦像空间,否则会往聚焦方向优化!)

  4. 将镜头数据中第三个面到像面的厚度改为10000 mm,然后优化。打开分析\Rightarrow激光与光纤\Rightarrow物理光学,设置如下
    POP Settings
    这里起始面到终止面为计算的区域,表面到光束说的是光源(高斯光束腰)到起始面的距离,左为正右为负。光束定义如下
    Beam Settings
    可以看到高斯光到像面上演化的图案如下
    Final Spot
    其中红色框是物理光学中定义的光束宽度半径,它指的是以质心为圆心,圈内包含86%总能量的圆的半径。

    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之所以会有干涉环,是因为当光束传播很远时,透镜边缘的光线与透镜内部的光线产生了光程差,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干涉相消,偶数倍时干涉相长。

  5. 为了监测光束半径随传播长度的变化,打开分析\Rightarrow通用绘图工具\Rightarrow一维,设置如下

    Plot Settings 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光学定义的光束半径随传播距离变化如下 Beam Width vs. Distance 如果觉得光束太宽了,可以回到镜头数据编辑器,将第三个面的标准面改为其他非球面,例如超圆锥面,设定圆锥系数为变量后优化。优化后的光束半径随传播距离变化如下 Beam Width vs. Distance with Asphere 光束传播半径得到了很好的控制。像面上光斑分布如下 Beam Width vs. Distance with Asphere